缙云:“紧扣”法治化赋能增效信访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08


2023年,信访工作法治化被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列为年度六项重点专项工作之一,浙江省被中央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省份,杭州市余杭区、衢州江山市被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同时,浙江省确定了宁波市、温州市、衢州市等3市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市,杭州市西湖区等17地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今日起,浙江省信访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刊发各试点地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突出举措与良好成效,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缙云县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牢固树立法治信访工作思维,紧扣大信访格局、依法受办、多元化解、多元监督、数智支撑五大体系,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社会信访生态逐年向好。近5年全县信访来访总量下降71.4%、法院收案数下降33.3%,连续5年创成无信访积案县,社会生态基本实现了从信访大县民风好讼民风好颂的转变。



紧扣大信访工作格局,拧紧信访责任链条

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加强组织力量,优化完善机制,推动部门、属地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把更多资源和力量用在源头预防和属地化解上,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夯实三级书记抓信访推行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信访工作机制,实行基层党建与信访评议相结合,推进党建信访深度融合,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执法事项赋权,形成一乡一队执法模式和行政执法队设置格局。创新伴随式执法监督模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流程实时监督,通过现场巡检、执法提示和专项执法评议等方式,从源头规范政府依法行政行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紧扣依法受办模式,以精准施策推进规范办理

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夯实首接首办责任。创新初信初访一清单反馈、调查反馈+科室分析+领导审核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链条,2023年全县初次信访化解率保持在98%以上。

发挥社会治理中心资源集聚功能,做实访诉分离。整合法院诉服中心整体入驻,对属于法院管辖,具有起诉、上诉、申诉与申请再审内容的来访,综窗统一派发诉服中心处理。对信访不信法群众,保持其访的权利,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到既诉访分离、又诉访相济。

多形式开展培训,强化业务指导。常态化实行双人双周业务顶岗机制,抽调业务薄弱乡镇(街道)部门信访干部到信访局开展顶岗锻炼,跟班学习。通过推行集中培训+部门轮训电话、微信指导巩固等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基层业务人员业务水平。



紧扣多元化解体系,增强源头治理力度

夯实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基层巡访、周五接访日机制。重点时期实行常态化接访下访模式,强化上访下接导向,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真正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做好。2023年县四套班子领导接访占县级接访比例61.06%,基层事项就地化解率98.68%

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对适用调解的信访事项,分门别类导入各个调解门诊;对调解不成功的信访事项,通过转交督办、领导包案等方式推动限期化解,形成前台接访、调解前置、分类办处、跟踪反馈一站式闭环调处体系,2023年移送信访事项5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9.9%。同时,目前全县建有各类调解组织355个,全年受理调处矛盾纠纷7324件。

完善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模式。依托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发挥第三方专业调解组织、公职律师、退休政法干部等多元力量参与的矛盾纠纷依法化解体系。推进正道讲和团善治六法围炉议事等机制机构专业化、法治化、亲民化解决矛盾纠纷。正道讲和团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善治六法入选了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100例。

在全县推行调解、和解协议工作模式。解决当前文书格式不一致、内容不规范、约束力不强等问题,全面提升调节和解文书规范化水平。引入双向约束的调解、和解制度,运用司法确认、赋强公正等手段,推动调解和解协议的诚信履约。2023年签订行政调解协议19件,调解、和解协议17件。

图片17.png

/夜幕降临,双溪口乡民生议事堂的活动现场。村双委代表、热心群众、纠纷村民、乡镇领导围炉议事普政策、解纠纷、话家常,大家在围炉叙事的宽松环境中调解矛盾。



紧扣多元监督机制,提升信访办理效能

加强双向追责”“双查三建议查源头,查有没有因决策失误、工作失职、超越或滥用职权、不作为等致使群众利益受损产生信访问题。查过程,查有没有在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拒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及对群众合理诉求漠不关心造成群众不断上访的情况。并根据双查结果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的三项建议,为开展追责问责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县委巡察机构与县委县政府信访局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巡前征求意见、巡中互通交流,共同分析研判等,充分发挥巡察信访深度融合治理效能。2023年以来,信访部门向县委巡察办通报问题线索30余条,以巡察推动事权单位健全机制,推动交通等部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领导干部信访工作纳入干部立体画像。实行组织、信访联合会审一把手调整信访事项任期盘点和离任交接制度。2023年以来,联合县委组织部会审22个单位,实现100个信访问题有序交接,拧紧信访责任链条。



紧扣数智支撑体系,增进信访智治水平

不断畅通诉求渠道。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依托,整合57条热线,建立自下而上呼叫、自上而下响应机制,形成全天候受办群众诉求政务服务总客服2023年受理网上诉求约5.8万件,当场答复率85%以上,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减少了社会矛盾。

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全县253个村浙智汇站点建设实现全覆盖,对征集到政策性、群体性信访问题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向相关部门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并报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阅处,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关于提升学生食堂品质的建议获评2023浙江年度优秀人民建议。

贯通基层141治理体系,创新打造平安维稳和执法监管类快速反应机制。目前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建立以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为事件流转指挥中枢,向上贯通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向下联动村(社)网格、横向融合基层四平台,改串联为并联,实行县属各单位、乡镇(街道)、村(社)、网格四线并行,实现事件流转环节同比减少50%以上,人员响应时间较原来缩短70%以上。

图片17.png

 /信访局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多部门联动火速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工伤引发的矛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