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 构建法治信访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4-08


2023年,信访工作法治化被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列为年度六项重点专项工作之一,浙江省被中央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省份,杭州市余杭区、衢州江山市被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同时,浙江省确定了宁波市、温州市、衢州市等3市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市,杭州市西湖区等17地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今日起,浙江省信访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刊发各试点地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突出举措与良好成效,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近年来,西湖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持“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的理念,通过“三项机制”“三步闭环”和“三类升级”构建协同高效的信访工作法治化治理新格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信访工作办理法治化中先行先试,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制度支撑,“三项机制”固基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西湖区持续深化机制改革创新,为信访工作法治化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一是优化联席会议机制,高效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区、镇街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注重“抓行业监管为先”,系统性开展“十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源头治理工作,全面实施“双交双办”,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既交职能部门办理,也交属地镇街推进,充分发挥属地镇街在调解、沟通和职能部门在业务、专业上的各自优势,形成密切配合、多维协作、多管齐下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完善“复盘溯源”机制,夯实退出基础。严格落实“双查三建议”开展复盘溯源,既查产生信访的源头,又查处理信访的过程。对于群众合理诉求未得到有效化解的,由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向责任单位提出“三项建议”,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督查、专项巡察、依法问责等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党委政府公信。三是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加强信检联动。西湖区信访局与检察院联合建立线索移送机制,由区信访局在办理群众信访事项过程中,发现“五类案件线索”(如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的行政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及时向区检察院移送,促进检察法律监督与信访监督工作的衔接配合,做到信访工作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

图片15.png


深化周期管理,“三步闭环”提质效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西湖区秉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不断加强信访事项“三步闭环”处理,强化依法依规解决矛盾。一是事前源头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西湖区定期开展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上,强化过程管理,以“三到位”作为依法处理的前置条件,实施“挂图作战”,逐一化解防控措施和化解时限,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或萌芽状态,把各类利益群体吸附在基层和属地。二是“事中”规范办理,促进“事心双解”着力构建以规范运行为核心、以效能提升为重点、以监督制约为保障的规范化工作体系,形成机关内控管理和业务流闭环管理的双循环模式,持续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信访工作整体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高。信访事项按期受理率、按期办结率100%,初次信访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均超99%。三是“事后”规制滥访,推动依法信访。以区社会治理中心接访窗口为试点阵地,加大《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折页、铺设展板、播放视频,以及对“涉法涉诉事项”“正在办理事项”“已经终结事项”只登“不转”并告知引导等方式,逐渐让西湖群众明白“信访不是法外之地”“信访人不是特殊群体”的信访规矩。

图片16.png


优化关键环节,“三类升级”促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西湖区通过加强信访队伍法治化建设、升级多元化解方式和运用“西湖码”数智赋能,优化信访关键环节,为信访法治化实践注入新动力。一是升级“法治型”信访干部队伍。先后开展4轮300余人次信访干部参加的法治化规范培训,举行竞相学法的信访事项依法办理大比武活动,召开案例分析座谈会4次,不断增强信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二是升级多元化矛盾化解方式。通过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多元化解基层矛盾,提升人民认同感。西湖区已实现依法信访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建立“乡贤+信访”化解机制,积极推广“信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树立“众人事众人评”理念,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升级“西湖码”多端数智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西湖码”已成为西湖区民生服务的一张金名片,2023年,西湖区在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西湖码”工作规则,新增了对“部门协同办理”质效的考核,同时也建立了110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导入以及疑难复杂事项上导办理机制,力求最大限度整合条块力量,发挥镇街“小脑+手脚”和部门指导+协同的各自优势,持续为辖区群众输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图片17.png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