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细贵:从钢铁工人到信访调解员,我的“四要三注意”调解经 |
发布时间:2025-04-03 |
我叫王细贵,是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矛盾调解中心的一名调解员。20岁那年,我来到杭州钢铁厂电炉炼钢分厂工作,2015年底杭钢转型升级,关闭半山生产基地。2016年3月,我进入杭州市拱墅区信访局,从事信访矛盾纠纷协调工作,从此迈入调解工作的大门。在信访局工作期间,我边学习边调解,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组织并参与千余场协调会。2021年9月我被祥符街道矛调中心聘为专职调解员,至今已成功调解案件1500余件。 从一名钢铁工人到人民调解员,经过几年的锤炼,我也逐渐摸索到了一些调解的门道,我将调解工作概括为“四要三注意”,即“要精准把脉、要换位思考、要明法析理、要坚定信念,注意先入为主、注意调解时机、注意多方联动”。 调解中,要仔细聆听,耐心地倾听当事人的诉说,厘清纠纷的前因后果,明确当事人诉求,不放过微小线索,继而摸清双方底线,进行全盘分析,对当事人的诉求作出合理的判断。第一时间找出责任方,精准把握责任,不和稀泥。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察对方的感受和态度,与对方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从而理解对方,并纠正当事人部分不当的观点和态度。 对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要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其自我认识。向当事人明法析理时,调解员既需要沉下心耐心解释,有时也需要运用严肃的语气、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教育。调解员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时,如果辅以类似案例讲解,当事人就更容易接受。 当调解陷入僵局时,调解员不能轻言放弃,要积极面对困难不退缩。我到祥符街道后接手的第一起案件就是一起僵持多年的案件。江某租赁某物业的商业用房经营餐饮,由于油烟倒灌等多重因素,经营困难最终导致停业,江某就物业设施设备不合理等原因要求物业赔偿店面装修等费用,对此双方争执不下,诉至法院后依旧未能解决。江某性格较固执,多次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处理,经过多年调解但作用甚微。案件流转到我手里后,我坚定调解信念,重新分析案件前因后果,摸清双方当事人底线,经过几十次的调解、上百次的沟通,在2023年6月,江某最终与物业签订调解协议并撤诉。 “一注意”先入为主 对任何案件都要理清来龙去脉,切忌先入为主,特别是家庭纠纷类的案件。婚姻家庭纠纷,涉及方方面面,剪不断理还乱,调解员应仔细了解、分析双方的各方面因素,如性格、工作、家庭成员、家庭条件、感情基础等等。判断婚姻存续是否仍有价值,不能一味地调和,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则建议分开,所谓“放手也是一种爱”。调解时,调解员应该仔细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不能轻易下结论,在言语表达上要具体考量。家庭纠纷有时是非难以判断,适当时候请出当事人心中比较有威望的亲属或朋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意”调解时机 每个案件都有其发展规律,要时刻把握住双方心态、法律程序等。如工伤案件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如果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则应当按照工伤流程,通过工伤基金进行理赔。如果不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调解员就要准确把握调解时机,及时提醒、劝说当事人先申报工伤,避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如确定不能认定工伤或当事人执意不走工伤流程或诉讼,这时候介入比较合适。 “三注意”多方联动 要整体把握整个案件的发展情况,分析案件特点,用好手上各类资源,发挥好多方联动作用。近两年我调解了多起非正常死亡案件,这些非正常死亡案件往往又算不上工伤,当事人家属又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且赔偿诉求过高、情绪激动。这就需要调解员发动社区网格力量主动排查风险,提前介入。要充分运用法律知识、伦理民情等进行背靠背劝解。有必要时协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联处联调”,能更好地利用行政部门的专业知识来打消当事人的顾虑。需要专业司法解释时,可以请专业律师到场,或依托“共享法庭”平台,现场连线法官进行释法,并邀请法官参与调解。 调解需要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调解员的调解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较高的威望,会更容易获取当事人的信任。为了储备后续调解力量,我们祥符街道持续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社区年轻调解员不断提升调解技巧,壮大调解员队伍,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