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三魁镇:巧用“老东家”调解 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取得实效 |
发布时间:2025-04-03 |
泰顺县三魁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于2023年9月成立“老东家”调解联盟队伍。镇级层面建立以法官、警官、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及各站所、企业、学校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型”智库;村级层面选任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族长、老乡贤等“五老”人员为主要成员专职“信息情报员”,其中具备5年以上调解经验的“老字号”调解员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按宗族或者按人脉关系划分调解区域成立“老东家”调解机动队,确保矛盾纠纷及早发现、及早处置、及早解决,将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不断推动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落实落细。 选优“信息员” 戬州村正在干农活的村民抬头看到迎面走来的老吴,亲切地寒暄道:“老吴,又到地里来啦?”老吴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便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因对村内情况了如指掌,因此被大家伙亲切地称为“吴不知”。近期老吴被所在村居推荐为矛盾纠纷“信息情报员”。老吴对此份工作饱含热情“很多时候老百姓闹别扭也是话赶话,正在气头上,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大事化小,小事也就能化无了”。 三魁镇依托村社党组织和“1+3+N”网格队伍,在辖区15个村居选任矛盾纠纷专职“信息情报员”,老吴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信息情报员均是由村居“推选”出来的矛盾纠纷方面的“包打听”,个个具有强大人脉地缘优势,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村民纠纷信息。他们承接了发现纠纷-登记纠纷-纠纷派件-结果反馈的全流程任务,对止纠纷于前端,化矛盾于未萌起到关键作用。 用好“老字号” 2023年苍泰高速建设项目途经三魁镇,该项目对带动该县沿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三魁镇地处苍泰高速互通枢纽路段,处理好高速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成为了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老东家”调解机动队里的“老字号”们在此关键时期挑起了攻坚重担,与工作组挨家挨户到农户家中走访,借助着人熟、地熟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农户讲解征迁政策和补偿标准,拉拉家常叙叙感情,让不少农户消除了顾虑,极大地推动该镇的征迁工作。 调动民间力量促化解 近日,“三魁镇调解之家”微信群发出一则“悬赏”通告:“山水村现有一起数年未决的信访积案亟待各位金牌调解员鼎力相助,各位可根据需要自行组队报名‘接单’”。 为最大限度调动民间调解力量,激发调解员积极性,该镇依据矛盾纠纷难易程度和实际工作量额外予以常规纠纷计件奖、重大纠纷贡献奖、疑难纠纷悬赏奖三种不同类别的奖励。其中疑难纠纷案件包括重大土地(山林)权属纠纷,十人以上的群体性纠纷,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疑难纠纷以及其他案情复杂疑难、调处难度特别大的纠纷等,通过工作群中发布“悬赏”通告的方式号召调解员踊跃报名参与调解。化解成功后由该镇予以发放疑难纠纷悬赏奖。 巧用“微视频” “泰顺一枝花、顺心千万家,哈喽,大家好,我是阿慧”这是老张手机里播放的视频声音,饭后闲暇在家门口廊亭里休憩的老张像往常一样点开了此前关注的名为“慧说法666”的微信视频号,想看看视频是否更新。老张此前遇到了一件小麻烦,自家一处闲置房屋出租,租客未经自己同意对房间进行部分装修,多次沟通交涉无果。正在苦恼的时候,老张在微信视频号里正巧刷到了当地一个普法视频号,其中有一期内容便是用蛮讲方言讲述了租客未经房东同意对房屋进行装修的维权案例,老张活学活用,顺利解决了这桩心事。 为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础,三魁镇不断强化“互联网+普法”思维,创新打造全民皆宜的线上普法阵地,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打造“慧说法”普法IP,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拍摄成普法小短剧,该镇干部深度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生动演绎数集方言短剧,打响了让老百姓“顺心”的普法宣传品牌,目前已推送视频12期,受众达千余人。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