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记下城区信访局区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主任崔洪君 |
发布时间:2019-02-15 |
2014年4月,下城区信访局干部崔洪君受组织委派,到杭州市驻北京信访工作组负责下城区驻京信访工作。在四年多的驻京信访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把忘我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把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信访工作中,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情系群众 化解难题 崔洪君被选派到杭州驻京信访工作组后,他常说,“信访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群众,以什么样的感情去处理矛盾,直接关系到信访问题的化解”。他把上访者视作自己的长辈、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一直用以情感人的方法加以引导,让他们感到温暖。“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句好话暖心、一片丹心为民”是崔洪君的座右铭。逢年过节时,他会给一些信访老户送去节日的祝福;回杭度假日,他会放弃休息,登门走访这些信访人,与他们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他接访的信访件中,未发生一例因接待不当而激化信访矛盾的。 以理服人 疏心解结 信访工作成天与有意见或有怨气的群众打交道,稍不注意工作方法极易激化矛盾。“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同一件事情,在有的人看来是小事,但站在来访群众的角度上看,它就是大事。”面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崔洪君总能换位思考,晓之以理,耐心劝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俞某为举报原单位违规办理提前退休问题连续进京上访,崔洪君总是积极引导,耐心劝说。有时,他也会遭到不理解甚至谩骂,但他锲而不舍讲政策明道理,用诚心、耐心和热心去感动当事人。他常利用回杭休假时间,专程上门和俞某面对面沟通,一谈就是数个小时,现在他和俞某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了。 真心服务 办好实事 崔洪君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五心”工作法:即,有热心,遇事不怕烦、不怕难,真诚为民解难事;有耐心,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坚持原则,耐心疏导作解释;有诚心,对群众提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千方百计办成事;有真心,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立场上看问题,以诚相待用真情;有同情心,带着感情、怀着真情,真心实意办好事。如,俞某和其妻徐某(瘫痪)都为残疾人,1977年俞某因偷盗和流氓罪被临安县人民法院判刑8年。俞某认为其当初是在刑讯逼供的情况下,承认了犯罪事实。2013年开始,其多次到临安市人民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和申诉,均被驳回。2017年起,俞某带着妻子推着轮椅多次进京上访。为彻底解决俞某夫妇的信访问题,他一方面做俞某的工作,多次从法理和道理交谈劝说,同时又联系临安有关部门和市驻京工作组的领导,商讨俞某问题的化解方案。在妥善解决俞某信访积案后,俞某逢人便说,“太感谢信访部门了,我四十多年的心结,信访局干部不辞辛劳用了四个多月时间就帮我解开了”。 挥汗耕耘 默默奉献 因为从事信访工作,正常生活常常受干扰,难免也会影响到家人,面对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崔洪君始终用微笑和坚韧去面对。他一边耐心细致地做信访人的工作,一边心平气和地争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离妻别女,每年300多天驻京工作,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每年年三十才能回杭休假;有两年,甚至大年初一就赴京工作。2017年1月,二胎女儿刚出生,在接到工作组任务后,他连夜赶赴北京。面对工作的压力、家人的抱怨、离家的寂寞,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忘我工作。面对上访人员的冷眼、谩骂、不理解,他仍然以诚相待、循循善诱。几年来,由于崔洪君对信访工作的坚忍不拔、默默耕耘,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2015年被市驻京工作组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和2017年被省驻京工作组评为先进个人,成为信访工作的标杆人物。 砥砺奋进 勇创佳绩 驻京工作期间,崔洪君怀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当好“连心桥”上的螺丝钉,为下城信访工作争光”的坚定信念,不断加强区驻京信访工作人员的学习与管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密切联系有关部门,做到“进得了门、说得了话、办得了事”,提升了工作水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下城在首都的良好形象。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信访局的具体指导和各街道的共同努力下,下城驻京信访工作每年都有新的进步、新的业绩。党的十九大召开,下城区成为全市唯一的重要敏感时期“零进京”的城区;时任市委书记赵一德专门批示给予肯定。崔洪君带领他的团队用忘我的行动和骄人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