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工作动态
创新实践“互动式管理” 长兴县和平镇全面夯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基础
发布时间:2017-08-31


 

和平镇是湖州市十一个中心镇之一,总人口5.34万,辖区内企业较多、季节性外来人口多,整体呈现信访总量大、择机越级上访较多、化解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和平镇按照“提前介入、主动调处、积极应对”的工作思路,创新实践“互动式管理”模式,推动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能力。2014年以来,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6件,调处化解各类信访矛盾80余起,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资源“互动”,使信息收集“更快捷”

搭建平台,创新模式。2015年,和平镇政府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前期调研,后经镇党委多次研究,共投入70万元,搭建了“1+30+95+1250+16580”的五级互动服务网络体系,即1个镇互动式社会管理领导小组、30个村“干群互动服务站”、95个片区“干群互动服务点”、1250名党员和承包组长、16580户农户。依托该体系,在全镇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和公众参与方式,创新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制定了《和平镇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互动式管理”计划方案》,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整体合力,通过“互动式管理”这张网,将全镇现有的职能部门,如警务、国土、人社、安监、环境、食药等定点到具体片区,直接入该网,变原来的“单打独斗”为“联合行动”,极大地完成了政府内部行政资源的互补与整合,为信访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点带面,互联互通。在互动式管理体系中,全镇就是一张网,通过中心(以镇综治平台为中心)、枢纽(以村调解室为枢纽)、抓手(以网格员为抓手)几个关键点,镇“四个平台”指挥中心根据上报信息,组织召开“四个平台”联席会议,对需村级层面解决的信访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对需镇级层面解决的信访问题,及时分解落实。通过层级联动,将单个信息点串成信息链,大大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

责任“互动”,使问题解决“更高效”

突出“规范快速”,强化业务办理。按照“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联合办”的要求,明确了“5、15、30个工作日办结”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受理信访件后,由镇综治指挥中心领导签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相关事项分流到责任科室具体承办,在出具答复(处理)意见书时实行“双审核”制度,即事权单位对出具的答复(处理)意见书时实行单位业务领导和信访分管领导共同审核,审核后录入系统平台、存档备查。

突出“中坚力量”,强化责任落实。在强化镇级层面统筹协调指导的基础上,重点明确了村级组织、片区联络员以及党员和承包组长职责。其中,村级组织重点是督促片区日常工作,掌握运行情况,协调解决片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片区联络员作为关键重点,做好信访信息的及时收集、反馈以及记录,及时协调解决本片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联户党员和承包组长重点是走访了解片区内群众的思想、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注重各类信息的掌握、矛盾的发现和排摸,主动参与各类问题的解决,配合村做好民情档案信息收集及变更统计上报工作等。

突出“因案施策”,强化多方参与。坚持镇领导值周接访、定时下访、带案下访和特事特访,并将镇领导干部接访时间表及时公布2016年镇领导共接待信访群众27批55人次,调解各类信访矛盾60余起。根据和平镇白茶采摘期外来人员流动量大的特点,成立了“新居民调委会”、“白茶行业调委会”,现有成员22名,2016年共化解45起信访矛盾。注重感化教育,变信访人为调解人,在信访工作中收到奇效。

机制“互动”,使信访工作“更贴心”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研究制定了《2017年度和平镇行政村(社区)平安创建(综合治理)及互动式服务社会治理工作考核办法》,信访工作占比20%,对因工作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年度平安考核时一票否决。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排名、年度总评比”工作制度,考核结果按比例折算纳入各行政村(社区)综合考核。年终考核排名末三位的,该行政村综合考核不得评为一等奖。

健全党群联系机制。制定镇领导联村驻点方案计划,把镇领导和联系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公布在28个村(街道)事务公开栏中。依托精细的互动式服务机制,打造“互动式服务中心”,提供信访接待、信访解决等一站式服务”,并根据“互动式管理”网格反馈多次调整,满足群众需要。同时制定了镇村干部民情记录制度,要求基层干部每月走村入户开展走访登记,动态了解各网格内的信息。

严格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每月检查梳理一次、汇总通报一次、例会推进一次、约谈督办一次“四个一”的要求,推行服务考核制度,考核和奖惩结果均记入村干部勤廉档案,镇综治办每月对各村情况进行检查整理并通报。各行政村整体成绩连续两次排名在后三位的,村主要负责人当月由镇分管领导约谈;整改不力,次月仍排后三位的,村主要负责人由镇主要领导约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