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寻找最美
秉持情与法前行在矛盾化解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7-03-30


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只有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才能实实在在把问题解决好。15年来,他扎根基层,勇于创新,首创“双向评议法”、“一巡四督法”,化解多年信访难题。他情系群众,沉下身子,仅2016年就有76起积案温情“着陆”。他就是温岭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海。在信访工作岗位上,他曾受到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省部级劳动模范、浙江省信访先进工作者、台州市信访先进工作者。

别开蹊径推动信访改革创新

在同事,甚至是上访人的眼里,外表严肃精干的陈小海,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他的一个个点子,别开蹊径,成功推动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2004年4月,时任温岭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的陈小海,在调研了大量关于听证化解矛盾的做法后,向局里建议尝试用“听证”来化解信访积案。这个办法试行后旗开得胜,一举破解温岭市温峤镇横路村张某某长达八年之久的进京涉诉案件。“听证”从此载入温岭市信访史册。

2012年5月,陈小海积极借鉴异地经验,结合温岭实际,在全省首次探索了“双向评议化解积案”的做法,双向评议会上,当场化解息访了温岭市滨海镇冯某某夫妇的进京上访案件。至今为止,依托“双向评议”已成功化解20余起积案。

2015年6月底,陈小海担任温岭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在这一年,按照浙江省信访局基层信访综合改革的思路,他大胆实践,温岭市“三式六步法巡调化解积案”的创新机制又酝酿而生,化解积案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这一做法多次在信访系统作交流发言,得到了国家、浙江省信访局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因此作为工作创新奖,由温岭市委向省委、省政府推送。

同年,温岭市14个部门18个工作人员进驻位于温岭市信访局二楼的联合接访中心,实施“三全”接处。“联合接访中心”由此变成了“联合接处访中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中心采用“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一个流程办理、一个机制督查”的机制,使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要想实现信访工作机构由‘中转站’向‘终点站’转变,就必须加强部门联动,变坐等接访为靠前处访。”陈小海说。十五年来,温岭市“镇街道信访服务中心”、“村级信访流动服务站”、“六通道民情快车”、“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路径”等创新机制陆续建立和运行,无不凝结着陈小海的心血和不懈努力。

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 人无难事不上访”。多年的信访工作,陈小海把信访群众的冷暖牢记心头,养成了善于倾听的习惯,也习惯了没事就往下跑,以心换心与信访群众交朋友,化解积案办法多、点子活,他亲自参与协调化解的127起信访积案息访率达到100%,被称为积案化解专家。

温岭市城东街道陈某某曾驻京滞访九年多,寄发各类反映投诉信20余万封,是温岭一号信访重案。受领任务后,陈小海反复细读了当事人的投诉信件,逐一走访了该村两套班子成员和40多名村民代表,接触当事人的一些亲戚,掌握了大量信息。多次接触、沟通失败后,陈小海没有放弃。他探访当事人父亲,积极帮助协调当事人小孩的读书问题。2013年6月,台风来临,当事人父母亲居住的拆迁过渡房漏雨不停,近90岁的父母打来电话,急需当事人回家照顾。陈小海顶着狂风暴雨出门,与街道领导一起赴北京、郑州等地做工作。到了北京之后,多方打听,终于在北京南站边上的地下旅馆找到了当事人。

那天下午,他们在黑暗而又拥挤的小房间里谈了7个小时,当事人感激之余,泪流满面。之后陈小海又与当事人进行了多轮无障碍沟通,并连续7次召集村干部研商对策。通过近8个月的艰苦工作,几经苦口婆心的沟通,在当事人亲戚朋友的见证下, 这个“骨头”案终于得到了成功化解。

在积案化解实践中,陈小海还摸索了“政策比对、还原历史、会商甄别、评议巡调、以情暖心、换位思考、宽严相济、社会救助”等解决纠纷的机制,2015年至今,成功化解了93起“骨头”案。今年,温岭市信访局被评为浙江省2015年度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陈小海常说,群众上访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问题解决了,就能够息诉罢访。

下心来做信访工作的活字典

扎根基层15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对全市“信访家底”如数家珍,这与他深入信访工作调查研究,潜心钻研信访实务是分不开的。

在陈小海担任信访局局长助理期间,有一次温岭市领导需听取工作汇报,陈小海临阵受命,仅仅用了35分钟时间,便将16个镇(街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积案基数,为何未解决的原因都一一详细作了汇报,并提出了一些案件的化解建议。由此,他被公认为温岭信访局的“活字典”。

2015年8月,为了精准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陈小海组织专班人员,集中利用34天的时间,逐一上门走访每个未息访的老户和案件涉及的事权单位,同时广泛听取周边村干部、群众及其当事人的亲属等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筛选,建立了便于快速劝返、快速处置、快速查询的信访群众动态管理的信息资料库, 做到末端稳控精准发力。

   多年来,他坚持学用结合,经常下基层调研、查证资料、询问实情, 共有30余篇调研文章被各级刊登,其中《温岭市八大热点信访问题的分析报告》、《关于化解涉土信串访问题的情况报告》等6篇调研文章被有关领导批示肯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