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典型案例
景宁:打造县域社会治理中心枢纽 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发布时间:2020-06-02


景宁县深入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运用,打造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不断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平安稳定。自中心成立运行以来,已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千件,办结率99.4%,信访总量、越级访同比大幅下降。

一、建设一条全景平安小巷,构建“和美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景宁县将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所在路段,提升打造为“和美景宁·平安小巷”,增强治理辐射能力。一是做强治理“中心区。将县委政法委、大数据发展中心与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局等单位集中于200余米的小巷,形成县域社会治理“中心区”,着力建设成为景宁全面依法治县的实践基地、诉源治理的前沿阵地、民意民心的聚合之地。二是做深治理“和文化借势景宁高等级景区城创建,推进巷道“畲化”改造,增加平安综治、社会和谐、依法治国等元素,通过文化长廊、休闲亭等多种形式,打造全省首条集中宣传和展示平安建设、法治文化的巷道。三是做优治理“共同体完善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设立工作专班,定期会商研判,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开展问题联处联治,进一步激发各入驻部门担主责、强治理。围绕多元化,推行开放共建,积极发挥县法学会、民间团体、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作用,进一步畅通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二、绘制一张全域治理导图,激活“实体中心”。

集成政法、信访、大数据、人力社保、卫生健康等十余个职能部门实体入驻,实现“多中心”整合,推动治理模式提升、流程再造。一是优化治理模式。强化条块联合、功能融合,结合县域实际,将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为枢纽,健全“县级一个中心指挥、乡镇四个平台运行、村社全科网格管理、域外综治网络延伸”的“四级融合、多元一体”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推动治理体系化、现代化。二是重塑治理流程。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把握矛盾纠纷发生、演变规律,以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指挥平台,构建覆盖全域的诉求受理、流转、调处、反馈、结案、评估等全过程、闭环式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联动”。三是强化集成服务。深化组团式服务,依托入驻人员,并吸纳品牌调解员、律师等,建立服务团队,推动形成矛盾多元化解、信访集成调处、司法跟进保障的立体式服务模式,推动“一般矛盾,现场调处、复杂纠纷,专家会诊”。

三、构建一个全程交互平台,打造“云上中心”。

整合全县各社会治理平台,实现线上“多中心”融合,推动数据共享、服务联动,打造“云上中心”。一是融合数据于一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综合集成浙江政务网、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视频监控、视联网等信息化资源,打造集线上流转办事、动态管理、调度指挥、预测预警、精准决策于一体的县域社会治理“智慧大脑”。二是贯通治理于一链条。充分发挥县综治中心和大数据发展中心作用,构建县域社会治理“神经网络”,中联各个职能部门、下接“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外连“域外网格”,承接多渠道诉求表达,强化智能指派、预测预警,实现县域社会治理“县内+县外”联动、“线上+线下”共建。三是强化质效于一载体。深入挖掘运用“数据宝藏”,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定期会商机制,开展数据分析、信息共享、治理预警,赋予数据新生命,为平安景宁建设提供民意参考、风险预测、决策依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